深夜国产一区

首页

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举办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第二轮汇报及培训会

发布时间:2025-01-13 15:17:44

1月6日,全国着名医学教育专家,中国医科大学终身教授、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孙宝志教授来校指导临床医学专业第二轮认证工作。

当天上午,在致远楼叁楼会议室,孙宝志教授受聘深夜国产一区客座教授仪式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吴玉东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吴玉东校长代表学校对孙宝志教授能够受聘我校客座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孙宝志教授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建设情况。他表示,孙宝志教授作为全国着名医学教育专家,在医学教育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声誉,孙教授一定会给学校带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学科发展前沿方向,进一步助力提升学校的医教研水平。孙宝志教授表示,此次受聘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他将努力在深夜国产一区、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贡献力量,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在致远楼第一会议室,学校校本部正处级干部,直属和非直属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分管教学院长,临床医学类专业负责人等参加了临床专业认证自评陈述报告汇报会议。学科发展规划处、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质控中心)、科技处和医教中心等负责同志围绕认证一级指标内容依次汇报。孙宝志教授作为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资深专家,逐一对认证标准以及指标的理解和内涵进行了解读,并对各指标撰写内容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结合孙宝志教授的意见与建议,李荣梅副校长指出,一是珍惜机会,主动学习。各一级指标负责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再深入学习认证标准,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与意图,进一步凝练学校相关工作成效。二是积极交流,共同进步。充分利用专家的指导意见建议,各责任部门要深入交流,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形成互助互学的良好氛围。叁是反思实践,持续改进。结合指导和培训内容,反思我们的教学工作,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持续提升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1月6日下午,在图书馆六楼学术报告厅,孙宝志教授围绕临床医学专业第二轮认证的新标准、新要求进行深入解读,学校领导,处级以上干部、直属和非直属附属医院分管教学院长、临床医学类专业负责人、教学督导组、教务科长、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部分师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培训。

孙宝志教授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国内外背景沿革、国际国内医学认证的相关标准、各学校在迎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所开展的改革实践、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如何应对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和院校临床医学认证整改实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培训。重点介绍了两轮认证的区别点及准备方法,并对10个领域和40个亚领域的临床医学117条基本标准和76条发展标准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解读。此外,还分享了其他参评学校的整改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培训会上,李荣梅副校长指出,一要把握标准,查缺补漏。深刻把握认证工作的精髓所在,紧密围绕认证依据与标准解析两大核心议题,细致梳理深夜国产一区、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教育评价与成效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和实践成果,精准查找短板弱项,制定针对性措施,推动整改工作见实效。二要统筹推进,协同联动。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过程中,各专班、工作组要凝心聚力、统筹推进,强化协同联动、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各教学单位要秉持“一盘棋”理念,围绕专业认证目标,实现职能处室与院系、院系与院系间工作的无缝对接与高效协同。要以认证促培养,以培养固认证,确保认证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叁要提质增效,力求突破。坚持以认证促建设、促改革、促发展,推进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成效管理。坚持外部评估认证指导下,持续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注重细节、狠抓细节,提升管理质量,确保认证工作经得起检验。

本次培训会的举办,全校上下对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确保高质量高水平通过认证进一步增强了信心2025年,学校坚决把牢教育质量生命线,以新一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和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为重要抓手,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保障教育教学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全面提升深夜国产一区能力和质量。

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质量监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