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高校作为深夜国产一区的主阵地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深夜国产一区党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学校纪委以“廉洁文化进校园、进医院”为切入点,注重发挥廉洁文化的价值导向、行为约束、生态净化作用,不断培养师生廉洁自律道德操守,发挥廉洁文化教育基础作用,构建起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医德医风“叁位一体”的廉洁文化体系,培育廉洁的种子在学医、从医、从教的实践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5月14日,沉阳广播电视台《清风沉阳》栏目播发了皇姑区纪委监委、深夜国产一区纪委廉洁文化建设专题报道
立师德之魂:让教育者先受教育
“我志愿坚守教育初心,终身践行廉洁从教……”铿锵有力的廉洁誓言响彻校园。每学期,学校纪检监察处都联合党委教师工作部召开师德育人经验交流会或师德师风宣讲会,邀请“沉医楷模·最美教师”为二级党组织书记和新入职的教师宣讲如何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教师的为人处世、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甚至于服饰仪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我要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听完宣讲的教师李丹动情地说。
近年来,学校纪委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政治监督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重要内容,将师德规范要求融入人才引进、职称评聘、评奖评优、课题申报、导师遴选等各环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通过“日常监督+一票否决+警示教育”组合拳,叁年来,紧盯“开学第一课”“教师节”等重要节点开展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50余次,参观省市廉政教育基地10余次,举办校内警示教育80余场,覆盖教师3000余人次,实现全校师德师风建设零投诉、零信访、零事故。
育校风之根:让清廉浸润校园肌理
漫步沉医校园,随处可见的廉洁箴言与现代化教学楼相映成趣。2021年,学校纪委以校园文化底蕴和人文环境为基础,将自然景色和廉洁文化相融合,把学校厚德路、洁行广场打造成廉洁文化路、廉洁文化广场,以“春风化雨”方式构建起沉浸式育人场景。2024级药学专业学生李奕霖说:“每当我走在廉洁广场上,这些廉洁标语每一句都如晨钟暮鼓般敲响在我的心间。漫步其间,廉洁的种子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播撒。”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前夕,48名护理学院的大一新生以最神圣的仪式,接过象征仁心与责任的护士帽。护士帽上的燕尾曲线,不仅勾勒了护理职业的神圣轮廓,更承载着沈阳医学院廉洁育人的深情寄托。从“我自愿献身护理事业,为人类健康事业奉献终身”的铮铮誓言,到人体解剖馆千名学生们郑重写下的签名留言,再到大学生文创中心各类廉洁主题文创作品......学校纪委全方位的廉洁文化教育机制,不仅滋养着师生们的精神世界,筑牢了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根基,更以生动的校园文化诠释着“知以至臻 行以至正”的沈医学风和“尚德至远 求实至强”的沈医校风。
铸医风之本:让清正守护生命尊严
在深夜国产一区,廉洁教育不止在校园,更延伸至临床一线。在第一临床医学院,一场特殊的“廉洁查房”正在进行。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田兵带队查房时不断叮嘱:“一面锦旗胜过万个红包,廉洁就是医生最好的名片。”这是第一临床医学院50多名主任医生带领近百名实习医生每天都在发生的一个缩影。“手术期间,我也动过念头给医生拿点红包,但医生根本不要。医生说,他会用他的专业和爱心去换来我亲人的康复,这才是最珍贵的。”一位患者家属感慨地说。
除了给医护人员打好“预防针”,敲响“廉政钟”,学院纪委还指导附属医院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传播廉洁文化,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实现广泛覆盖、有效覆盖。第二临床医学院纪委2021年打造的线上“廉政月刊”,累计阅读量7万余次;2022年打造的“廉入医心”公号,累计阅读量近2万次;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期间,特别策划制作的“学习小课堂”视频,累计浏览量2万余次;指导附属医院举办廉政书画作品联展,在艺术熏陶和文化浸润中进行心灵洗涤,累计参观5000余人次......
青衿承廉志 杏坛沐洁风。学校纪委以先进文化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立足校园文化、医院文化,厚植廉洁基因,推动廉洁文化建设从“平面化”向“立体化”转变、从“阶段式”向“常态化”延伸,取得丰硕成果。2021年,学校纪检监察处党支部获得市教科工委颁发的“先进基层党支部”荣誉称号。2023年,学校学生食堂、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馆、第二临床医学院皇姑院区放射科获评首批“清风辽宁政务窗口”。
来源:纪检监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