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国产一区

首页

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四个姐姐,两栋楼宇,同一种守护——单元长风采录第二期

发布时间:2022-04-25 07:56:48

“5+2”“白+黑”“严管+厚爱”

驻校工作开始后

由辅导员组成的单元长们

成为了五级管理体系中

最坚实的那块“砖”

 

在沉医校园里

有一种爱叫“单元长”

有一种信赖叫“单元长”

有一种安全感叫“单元长”

有一种承诺

叫“和你在一起”

 

“挑灯夜谈、不困不归”

“人不离寝、机不离手”

“我在,来吧”

单元长们将“疫情危机”

化为“教育契机”

书写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故事

 

公共卫生学院辅导员 刘佳瑜

叁号楼的“勤务兵”

 

刘佳瑜是公共卫生学院的辅导员,疫情防控校园封闭期间担任3号楼单元负责人。她既是新入职的辅导员老师,也是叁岁孩子的母亲,作为B组换班人员,她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入校参加学生管理工作。楼内楼外、白天黑夜,24小时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在学生身边,点滴付出与学生们汇聚成一道抗击疫情的精神防线。

数据管理有精度,确保信息上报准确。她与学生干部一起深入宿舍摸排、核对学生数据,精准掌握学生台账以及每一名同学的健康状况。政策宣传有力度,做好防控管理要求的解释工作。她积极走访每一个学生寝室,悉心讲解学校防疫政策,带领同学们学习《疫情防控校园封闭期间管理手册》,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遵守校规校纪,提高防疫意识,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关爱学生有温度,耐心倾听学生诉求。她每日深入寝室与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把最紧张的状态留给自己,把最乐观最积极的一面展现给学生。始终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在平凡的工作中成就了不平凡,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到了不普通!

 

基础医学院辅导员 赵天昱

叁号楼的“春日暖阳”&苍产蝉辫;

“做学生身边的暖阳,给予温暖与光芒”,春日到,万物回暖,叁号楼宇也因网格化制度的落实落细逐渐明亮起来,学生们知道这栋楼里来了个“小太阳”。基础医学院辅导员赵天昱是3号楼的单元长,作为新晋辅导员,临危不惧,第一时间收拾行李回校,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线上线下双线联动,学生学校两点联通

入驻学生宿舍以来,她发扬斗争精神,事必躬亲,第一时间摸清底数,组建队伍。她多次走访学生宿舍,跟进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切实解决疫情防控下学生实际困难。她依托五级管理体系,积极组建楼层长、寝室长学生管理团队,强化责任担当,将工作部署落地落实,同时运用网络平台,开展视频培训会,与同学们“面对面”细化网格化相关部署。

学生党建进公寓,落实育人新思路

以党建工作为中心,以学生公寓为阵地,以思想引领、学风营造、家园打造为组织脉络,构建立体化的公寓党建运行模式。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书记上党课、党员集中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会;依托重大革命事件开展“致革命先烈的一封信”等活动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党史,不忘党恩;创新开展“爱校爱家”打扫楼内公共区域清扫党日活动、三号楼“疫情无情 沈医有情书法展,发挥学生主人意识,让党员的鲜明旗帜树立起来,邻里关系紧密起来,公寓文化繁荣起来。

关心身心健康,打造阳光楼宇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她积极组织大家在户外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弘扬体育精神、冬奥精神,感受阳光体育魅力,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增强防疫信心。同时,她更注重平时对学生们春风化雨般的细心引导,一次次耐心的疏导换取了学生一句句理解,深夜的时时陪伴得到了生病学生的句句感谢,用热忱的心去浇灌最纯洁的灵魂。

她说,“青春是一条路,路的尽头是成熟和成长的责任。我从我的青春里走出来,走进了他们的青春。我会坚定理想信念带着他们一起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基础医学院辅导员 张怡

四号楼的“管家”姐姐

 

在四号楼的成员中有这样一个人,最晚入住却总是“管着管那”,年纪不大却总是“唠唠叨叨”,这个总是在楼内四处串寝疾步如风的“叛逆分子”,便是四号楼的单元长,基础医学院辅导员张怡。从她入住四号楼开始,她便潜心规划,稳步落实,为做好驻楼服务管理工作做着积极的努力。

入住后,她马上着手摸清楼内学生底数,多次走访寝室核实学生基本信息,明晰楼内成员分布,同时号召同学们积极主动为楼内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生们也都纷纷响应,在她的带领下,迅速组建了四号楼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两支队伍,畅通了双向信息传递渠道,实现了楼内秩序维护、清洁服务、监督引导等学生自我管理与服务的高效运转。

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学校先后发布了多项工作方案和政策要求,为了做好政策的解读,她化身宣讲员,借力楼层长及寝室长成立宣讲团,通过多级会议详细说明每项政策要求并阐政策要求背后的意义,通过走访寝室等方式了解学生们对于相关要求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关注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思想引领的同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反馈到相关部门,起到学校与学生沟通联系的纽带作用。

为了真正做好四号楼大家庭的“管家”姐姐,她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面向楼内全体同学开展线上线下文体活动20余项,带动大家积极思考如何在疫情下摒弃焦虑和无奈的情绪,让自己快乐起来,实现青春的价值。面对学生的不同情绪,她适时呵护,疏导个别学生在学校暂停快递业务后的抵触情绪,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对饮食起居的适应状态,关心生病学生的身体情况,陪伴重点关注学生至深夜凌晨……

 

基础医学院学生科长 袁源

四号楼的“新兵”老单元长

袁源是基础医学院学生科长,也是麻醉学专业201720182020343名学生的辅导员。之所以称之为新兵,是因为校园疫情封闭前期,她一直作为B班为入校积极准备,41日入校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而又称之为老单元长是因为从2013年至2019年,她作为麻醉专业辅导员和第叁学工办公室负责人,一直在学生公寓四号楼办公,四号楼就是她非常熟悉的。如今,回归四号楼,是工作,更是一份情结。

作为四号楼单元长,她心里踏实。学生在哪儿,辅导员就应该在哪儿,是疫情爆发以来她始终的信念。能够重返学校,回到四号楼作为单元长,每天能看到学生们在寝室里上课学习的状态,她心里感到无比踏实;学生每天看她到入驻寝室办公的身影,也觉得有了主心骨,遇到困难时不再慌张,情绪纠结时不再紧张。

作为四号楼单元长,她工作自信。她曾在四号楼工作了6年,四号楼的每一个寝室都是她亲自分配的,每一层住的哪个年级,什么专业,辅导员是谁她都了如指掌。她发挥日常工作中小专业纵向管理模式的优势,联动各专业主要学生干部配合学校网格化管理,将单元长的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精准摸排重点关注学生,日常谈心谈话,既是单元长工作又是辅导员工作,两者兼顾,得心应手。

作为四号楼单元长,她的动力十足。她身兼学工第叁党支部书记,她将临时党支部建在四号楼里,号召党员和积极分子参与到学校的疫情防控当中,开展“我的战疫日记”活动。从支部教工党员,到新发展的党员和积极分子,都积极参与,用日记的方式讲述自己在校园抗击疫情,冲锋一线的感人故事。全楼上下众志成城,遵守校规校纪,坚决打赢抗击疫情攻坚战。

再次回到四号楼,再次回到那个工作了6年的,她工作更加从容踏实。在与学生互动中,既带给学生们无限的温暖,又收获学生们回馈的关心。在爱与被爱中将四号楼全体学生紧紧凝聚在一起,抱团取暖,感动彼此。